哈柏 (Fritz Haber) 1868 - 1933

(相片下載自 ChemTeam Photo Gallery)

德國化學家哈伯1868年12月9日生於西里西布雷斯勞 (現為波蘭弗羅茨瓦夫),1934年1月29日卒於瑞士巴塞爾。曾在柏林大學跟随著名化學家霍夫曼學習,後在海德堡大学隨本生學習。最後在夏洛騰堡工業大學以有機化學方面的論文取得博士學位。

他曾在耶拿做有機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1896年在卡爾斯魯厄工業大學任教,1906——1911年,任該校的物理化學和電化學教授。後任威廉皇家物理化學和電化學研究所所長,并兼柏林大學教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哈伯主持了炸藥和毒氣的生產,德國首先使放氯氣於戰場。哈伯1916年辭去化學兵工生產的職務,1933年納粹上台後,哈伯因猶太血統被免去威廉皇家物理化學和電化學研究所所長的職務,以訪問學者的身份流亡英國,在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工作數月後去羅馬,途中不幸逝世。

哈伯一生致力於化學平衡及氣體反應等方面的研究。1918年提出借熱化學循環來求出晶體點陣能的方法,稱為哈伯循環。然而其最大的貢獻是1909年在卡爾斯魯厄任教期間所完成的氨合成法。他採用了過渡金属鋨為催化劑,並使未反應的氣體原料循環使用、首次取得具有工業化價值的合成氨方法,並立即為德國巴登苯胺鹼公司所採用。因此哈伯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摘錄自化學俱樂部 http://chemclub.332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