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捷列夫 (D. Mendeleev) 1834 - 1907

(相片下載自 ChemTeam Photo Gallery)

  

門捷列夫,俄國化學家,1834年2月7日生於西伯利亞托博爾斯克,1907年2月2日卒於彼得堡(今列寧格勒)。1850年入彼得堡師範學院學習化學,1855年畢業後任敖德薩中學教師,1857年任彼得堡大學副教授,1859年他到德國海德堡大學深造,1860年參加了在卡爾斯魯厄召開的國際化學家代表大會,1861年回彼得堡從事科學著述工作,1863年任工藝學院教授,1865年獲化學博士學位,1866年任彼得堡大學普通化學教授,1867年任化學教研室主任,1893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長,1890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外國會員。

 

門捷列夫的最大貢獻是發現了化學元素週期律,今稱門捷列夫週期律。1869年2月,門捷列夫編製了一份包括當時已知的全部63種元素的週期表。同年3月,他委託H.A.緬舒特金在俄國化學會上宣讀了題為<<元素的屬性與原子量的關係>>的論文,闡述了元素週期律的要點:1.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來的元素,在性質上呈現明顯的週期性2.原子量的大小決定元素的特徵3.應該預料到許多未知單質的發現,例如應有類似鋁和硅原子量位於65∼75之間的元素4.已知某些元素的同類元素後,有時可以修正該元素的原子量。1871年門捷列夫又發表了論文<<化學元素週期性的依賴關係>>,對化學元素週期律作了進一步闡述。他還重新修訂了化學元素週期表,把1869年豎排的表格改為橫列,突出了元素族和週期的規律性,劃分了主族和副族,使其基本上具備了現代元素週期表的形式。

門捷列夫在發現週期律及製作週期表的過程中,除了不顧當時公認的原子量而改排了某些元素(Os、Ir、Pt、AuTeINi、Co)的位置外,並且考慮到週期表中合理的位置,修訂了其他一些元素(ln、La、Y、Er、Ce、ThU)的原子量,而且預言了一些元素的存在。在1869年的元素週期表中,門捷列夫為4種尚未被發現的元素留下空位。1871年他又發表論文<<元素的自然體系和運用它指明某些元素的性質>>,對一些元素(例如類鋁類硼類硅)的存在性質以及它們的原子量做了詳盡的預言。這樣的空位共留下6個,門捷列夫的這些推斷為後來的化學實驗所證實。

元素週期律的發現激起了人們發現新元素和研究無機化學理論的熱潮。元素週期律的發現在化學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把幾百年來關於各種元素的大量知識系統化起來,形成一個有內在聯繫的統一體系,進而使之上升為理論。

 

門捷列夫還曾研究氣體和液體的體積與溫度和壓力的關係,他於1860年發現氣體的臨界溫度並提出了液體熱膨脹的經驗式。1865年研究了溶液的性質,提出了溶液的水合物學說,為近代溶液學說奠定了基礎。1872∼1882年,他和他的學生準確地測定了數種氣體的壓縮係數。

 

門捷列夫因發現週期律而獲得英國皇家學會戴維獎章(1882),他還曾獲英國科普利獎 章(1905)。1955年科學家們為了紀念元素週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將l01號元素命名為鍆。門捷列夫運用元素性質週期性的觀點寫成<<化學原理>>一書(1869),該書曾被譯成英、法等多種文字。

 

(摘錄自中華大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