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瑟福 (Ernest Rutherford) - 1871 - 1937

 

(相片下載自 Images of Physicists)

 

盧瑟福在西元1871年8月30日生於紐西蘭(New Zealand)尼爾遜(Nelson),被尊稱為核子科學之父。1889 ∼1895年在紐西蘭坎特布里(Canterbury)學院就讀碩士學位;赴英入劍橋大學卡分地西(cavindish)實驗班為研究生,深受主持人湯姆遜(Thomson J.J)賞識。因鑑定α射線就是氦原子核,1908年獲諾貝爾(Nobel)化學獎。1911年由實驗(用α粒子撞擊各種金屬薄膜的靶)證明原子是由帶負電的電子環繞帶正電的原子核所組成,這是盧瑟福一生最偉大的成就。

盧瑟福被稱為近代物理之父或核子物理之父。他能用一般語言描述原子的理論、觀念以及放射現象。他也把阿伐粒子、貝他粒子以及質子作定性方面的分析。雖然中子是查兌克所發現,但其命名仍可追溯至盧瑟福。放射性物質的衰變方程式(指數函數)也是盧瑟福首先採用。他又是首位建立半化(衰)期和衰變常數的觀念。

當他和索迪在加拿大麥基爾 (McGill)大學共事時,他們證實鈾和釷會變成不同的元素,也就是「轉變」。在當時這種衰變的過程而導玫轉變的現象無法為上流的社會人士所接受,因為一般人認為這是江湖術士所謂的點石成金而非科學的範疇,但是以上的貢獻卻讓盧瑟福榮獲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

在1909年盧瑟福在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大學用阿伐粒子撞擊一片薄的金箔,他注意到大部分的阿伐粒子都能通過金箔,但卻有八千分之一會回跳。他嬉稱用海軍15吋巨砲射擊一張紙,但炮彈卻會回跳而打到你自己。由此簡單的觀察,他認為原子的質量必須集中於很小且帶正電荷的原子核上,而電子則位於遠離原子核的位置。雖然這種類似大陽系行星系統的原子模型在近年來屢經修改,但是在今天一般人對於原子的觀念仍以類似太陽系為主。

在1919年盧瑟福回到劍橋大學出任卡文的斯實驗室的主任,過去他曾在這實驗室作研究生,事師湯姆遜,可謂一脈相傳。後來的貢獻為藉人工的方法改變原子核和原子的結構。他用阿伐粒子撞擊氮,他証實可產生另一元素氧。他嬉稱為玩石彈戲,媒體則稱他分裂了原子。他在1937年逝世,葬於西敏寺,靠近牛頓先生。

(摘錄自”幼獅少年百科全書”及自清蔚園科學館 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atom/at2.html)